WPS 表格如何使用 MID 函数

wps WPS课堂 3

文章目录:

WPS 表格如何使用 MID 函数-第1张图片-WPS下载 - WPS office官网

  1. 文章标题:WPS表格MID函数全解析:从入门到精通,轻松玩转文本提取
  2. 目录导读
  3. 文章正文

WPS表格MID函数全解析:从入门到精通,轻松玩转文本提取


目录导读

  1. MID函数是什么?—— 核心概念解析
  2. MID函数的基本语法与参数详解
  3. 实战演练:MID函数的经典应用场景
    • 从身份证号中提取出生日期
    • 从复杂产品编码中提取关键信息
    • 分离混合文本中的英文名和中文名
  4. 进阶技巧:MID函数的黄金搭档
    • MID + FIND 组合,实现智能提取
    • MID + LEN 组合,实现动态截取
  5. 常见问题与解答(Q&A)
  6. 总结与思维拓展

文章正文

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“不听话”的文本数据,它们可能是一长串混合了字母、数字和汉字的编码,也可能是包含了多种信息的单元格,如何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文本中,精准地提取出我们需要的部分?WPS表格中的MID函数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“瑞士军刀”,本文将带你从零开始,全面掌握MID函数的使用方法,让你成为文本处理的高手。

MID函数是什么?—— 核心概念解析

MID函数,顾名思义,是一个“中间”函数,它的核心功能是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指定位置开始,截取指定长度的字符
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把精准的“文本剪刀”:

  • 你告诉它:从哪一位开始剪?(起始位置)
  • 你告诉它:一共要剪多长?(字符个数)
  • 它执行后:返回你剪下来的那一段文本。

它与LEFT函数(从左边开始截取)和RIGHT函数(从右边开始截取)共同构成了WPS表格文本处理函数的三巨头,MID函数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灵活性,它不局限于开头或结尾,可以瞄准文本字符串中的任何一个“段落”进行精确打击。

MID函数的基本语法与参数详解

要熟练使用这把“剪刀”,我们必须先了解它的使用说明书,也就是它的语法结构。

基本语法: =MID(text, start_num, num_chars)

这个语法包含了三个参数,每一个都至关重要:

  • text(必需): 你想要从中提取字符的原始文本字符串,它可以是直接键入的双引号内的文本(如"Hello World"),也可以是包含文本的单元格引用(如A2)。
  • start_num(必需): 开始提取的位置,即从文本字符串的第几个字符开始截取,这个数字必须是大于0的整数,如果它大于文本的总长度,MID函数将返回空文本("")。
  • num_chars(必需): 指定要提取的字符个数,同样,它也必须是一个大于0的整数,如果这个数字加上起始位置后超出了文本的总长度,MID函数将返回从起始位置到文本末尾的所有字符。

注意事项:

  • WPS表格将每个汉字、字母、数字、空格均视为一个字符。
  • 起始位置 start_num 是从1开始计数的,而不是0。

简单示例: 假设单元格A1中的内容是 “WPS办公软件” =MID(A1, 4, 2) 这个公式会从“WPS办公软件”的第4个字符(“办”)开始,截取2个字符,最终返回结果是“办公”。

实战演练:MID函数的经典应用场景

光说不练假把式,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案例,来感受MID函数的强大威力。

从身份证号中提取出生日期

中国的18位身份证号码中,第7位到第14位代表了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(格式为YYYYMMDD),使用MID函数可以轻松将其提取出来。

  • 操作步骤
    1. 假设身份证号在B2单元格,110105199001015678。
    2. 在需要显示出生日期的单元格(如C2)输入公式:=MID(B2, 7, 8)
    3. 按下回车,即可得到结果:19900101。
    4. 如果你希望格式化为“1990-01-01”,可以结合TEXT函数:=TEXT(MID(B2,7,8),"0000-00-00")

从复杂产品编码中提取关键信息

假设公司产品编码规则为“品类-型号-颜色”,“ELEC-SM-A256-BLK”,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出具体的型号“SM-A256”。

  • 分析:这个编码由“-”分隔,型号部分从第一个“-”之后开始,到第二个“-”之前结束。
  • 操作步骤
    1. 用FIND函数定位第一个“-”和第二个“-”的位置。
      • 第一个“-”位置:=FIND("-", A2) // 假设A2是编码,结果为5
      • 第二个“-”位置:=FIND("-", A2, FIND("-",A2)+1) // 从第一个“-”后开始找,结果为9
    2. 计算型号的起始位置和长度。
      • 起始位置:第一个“-”位置 + 1 = 6
      • 长度:第二个“-”位置 - 第一个“-”位置 - 1 = 9 - 5 - 1 = 3
    3. 组合MID函数:=MID(A2, 6, 3) // 得到“SMA”
    • 等等!我们发现结果不对,因为“SM-A256”里还有一个“-”。 这说明当分隔符数量不固定时,我们需要更智能的方法,这引出了我们下面的进阶技巧。

分离混合文本中的英文名和中文名

在A3单元格中有文本 “David贝克汉姆”,我们需要将英文名“David”和中文名“贝克汉姆”分开。

  • 分析:英文名是数字和字母,每个占1位;中文名是汉字,每个也占1位,我们可以用LENB和LEN函数结合MID来区分。
    • LEN(A3) 返回总字符数,结果为 5+4=9。
    • LENB(A3) 返回总字节数(在WPS中,汉字算2字节,英文算1字节),结果为 51 + 42 = 13。
    • 汉字个数 = (LENB(A3) - LEN(A3)),结果为 13-9=4。
    • 英文个数 = LEN(A3)2 - LENB(A3),结果为 92-13=5。
  • 提取英文名:直接从左边开始截取,用LEFT函数更简单:=LEFT(A3, 5)
  • 提取中文名:用MID函数,从英文名之后开始截取所有汉字:=MID(A3, 6, 4)

进阶技巧:MID函数的黄金搭档

单独使用MID函数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,但当它与其他函数联手时,便能发挥出惊人的能量。

MID + FIND 组合,实现智能提取

这是MID函数最经典、最强大的组合,用于处理分隔符不固定或起始位置不固定的文本。

回到场景二的问题,我们要从 “ELEC-SM-A256-BLK” 中提取出“SM-A256”,这次我们不手动计算位置。

  • 思路:提取从第一个“-”之后开始,到最后一个“-”之前结束的所有内容。
  • 公式=MID(A2, FIND("-", A2) + 1, FIND("-", A2, FIND("-", A2, FIND("-", A2)+1)+1) - FIND("-", A2) - 1)
  • 公式分解
    1. FIND("-", A2):找到第一个“-”的位置(5)。
    2. FIND("-", A2, 步骤1结果+1):找到第二个“-”的位置(9)。
    3. FIND("-", A2, 步骤2结果+1):找到第三个“-”的位置(14)。
    4. 起始位置 = 步骤1结果 + 1 = 6
    5. 截取长度 = (第三个“-”位置) - (第一个“-”位置) - 1 = 14 - 5 - 1 = 8
    6. 最终公式:=MID(A2, 6, 8),结果为“SM-A256”。

这个组合拳完美解决了分隔符不固定的问题,实现了智能提取。

MID + LEN 组合,实现动态截取

当你需要截取从某个位置开始,一直到文本末尾的所有内容时,可以结合LEN函数动态计算长度。

要从“订单号:202408110001”中提取出纯数字“202408110001”。

  • 公式=MID(A4, 5, LEN(A4)-4)
  • 解释
    • LEN(A4) 计算整个文本的长度,比如是17。
    • “订单号:”占了4个字符。
    • 所以数字部分的长度就是总长度减去4。
    • 公式意为:从第5个字符开始,截取(总长度-4)个字符。

常见问题与解答(Q&A)

Q1:为什么我的MID函数返回的是空值或错误值?

  • A1:请按以下步骤排查:
    • 检查 start_num 参数是否大于文本总长度。
    • 检查 num_chars 参数是否为0或负数。
    • 检查 start_numnum_chars 是否是公式计算的结果,确保这些计算结果是合理的正整数。
    • 确认单元格引用是否正确。

Q2:MID函数可以提取数字,但如何让提取的结果能参与数值计算?

  • A2:MID函数提取出来的结果默认是文本格式,如果你需要将其作为数值进行计算(如求和、求平均),需要使用VALUE函数进行转换。=VALUE(MID(A1, 2, 3))

Q3:MID函数和MIDB函数有什么区别?

  • A3:MID函数按字符计数,无论全角半角、中文英文,都算1个字符,而MIDB函数按字节计数,在WPS中,一个汉字或全角字符算2个字节,一个半角英文字母或数字算1个字节,在处理中英文混合文本时,需要注意区分。

Q4:如何用MID函数提取文本中的最后一个词?

  • A4:单独使用MID函数比较困难,这通常是RIGHT函数的任务,但结合FIND和LEN函数也可以实现,提取以空格分隔的最后一个词(如从“Apple Banana Cherry”中提取“Cherry”): =MID(A5, FIND("~", SUBSTITUTE(A5, " ", "~", LEN(A5)-LEN(SUBSTITUTE(A5, " ", ""))))+1, LEN(A5)) 这个公式较为复杂,它通过替换最后一个空格为一个特殊字符(~)来定位。

总结与思维拓展

通过本文的学习,相信你已经对WPS表格中的MID函数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,从基础的语法到复杂的组合应用,MID函数展现出了其在文本数据处理中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
核心要点回顾:

  • 定位:MID是精准的“文本截取器”,用于从中间提取。
  • 三要素:牢记 文本起始位置字符个数 三个参数。
  • 组合为王:MID+FIND是处理不规则文本的“黄金搭档”,MID+LEN则用于动态长度截取。

思维的拓展至关重要,MID函数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工具,它代表了一种“结构化解析” 的思维,面对任何一串杂乱的文本,我们都可以尝试去分析它的内在规律(固定位置、固定分隔符、固定模式),然后利用MID、LEFT、RIGHT、FIND、LEN等函数,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出解决问题的公式,掌握了这种思维,你就能在数据处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,真正实现工作效率的飞跃。

(全文约1680字)

标签: MID函数 WPS表格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