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PS 表格如何使用 COUNT IF”多条件统计

wps WPS课堂 1

文章目录:

  1. 文章标题:WPS表格高手进阶:告别繁琐,一文掌握COUNTIF多条件统计秘籍
  2. 文章内容

WPS表格高手进阶:告别繁琐,一文掌握COUNTIF多条件统计秘籍


目录导读

  1. 开篇引言:为何需要多条件统计?
  2. 基础回顾:COUNTIF函数简介
  3. 核心难点:单个COUNTIF的局限与多条件需求
  4. 解决方案一:COUNTIFS函数(官方推荐,简洁高效)
    • 语法结构与参数解析
    • 实战案例:统计特定部门且达标的人员数量
  5. 解决方案二:COUNTIF + 数组逻辑(通用性强,灵活多变)
    • 使用乘法()连接多个条件
    • 使用加法()实现“或”逻辑
    • 实战案例:统计多个部门中达标的人数
  6. 解决方案三:SUMPRODUCT函数(功能强大的替代方案)
  7. 常见问题与解答(Q&A)
  8. 总结与建议

开篇引言:为何需要多条件统计?

在日常办公和数据管理中,我们经常面对海量的表格数据,在销售报表中,经理可能想知道“销售一部”中“销售额超过10万”的员工有多少人;在人事档案中,HR可能需要统计“学历为本科”且“工龄大于3年”的员工数量,这些场景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需求——基于多个条件同时进行计数统计,手动筛选和计数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容易出错,掌握WPS表格中的多条件计数技巧,将成为你提升工作效率、实现数据精准分析的利器。

基础回顾:COUNTIF函数简介

在深入多条件统计之前,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下单条件计数函数 COUNTIF

WPS 表格如何使用 COUNT IF”多条件统计-第1张图片-WPS下载 - WPS office官网

  • 功能:对指定区域内满足单个条件的单元格进行计数。
  • 语法=COUNTIF(range, criteria)
  • 参数解释
    • range:需要计数的单元格区域。
    • criteria:计数的条件,可以是数字、表达式、单元格引用或文本字符串。">100", "销售一部", A2

简单示例:统计A列中为“销售一部”的数量。 =COUNTIF(A:A, "销售一部")

核心难点:单个COUNTIF的局限与多条件需求

COUNTIF 函数虽然强大,但它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条件,当我们试图同时满足两个或更多条件时,直接使用 COUNTIF 就显得力不从心了,我们无法直接写出 =COUNTIF(A:A, "销售一部", B:B, ">100000") 这样的公式,因为语法不支持。

这时,我们就需要引入更强大的工具。

解决方案一:COUNTIFS函数(官方推荐,简洁高效)

COUNTIFSCOUNTIF 的复数形式,是WPS表格为多条件统计量身定制的函数,它专用于计算符合所有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量(即“且”关系)。

  • 功能:统计符合多个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量。
  • 语法=COUNTIFS(criteria_range1, criteria1, [criteria_range2, criteria2], ...)
  • 参数解释:你可以输入1到127个“区域/条件”对,所有条件都必须被满足,单元格才会被计数。

实战案例: 如下图所示,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,现在需要统计 “销售一部”“销售额”大于100000 的员工人数。

姓名 部门 销售额
张三 销售一部 120000
李四 销售二部 98000
王五 销售一部 150000
赵六 销售一部 80000

公式写法=COUNTIFS(B2:B5, "销售一部", C2:C5, ">100000")

公式解析

  • B2:B5, "销售一部":第一个条件,部门区域必须等于“销售一部”。
  • C2:C5, ">100000":第二个条件,销售额区域必须大于100000。
  • 函数会找到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行(张三和王五),最终返回结果 2

解决方案二:COUNTIF + 数组逻辑(通用性强,灵活多变)

在某些情况下(例如使用旧版软件或需要特定逻辑时),我们可以通过 COUNTIF 结合数组运算来实现多条件统计,这需要以 数组公式 的方式输入(在WPS中,输入公式后按 Ctrl+Shift+Enter 组合键,公式两侧会自动出现大花括号)。

*乘法(``)实现“且”逻辑(等同于COUNTIFS)**

乘法代表“,所有条件都为真(TRUE,等价于1)时,结果才为1。

公式写法=SUM(COUNTIFS(B2:B5, "销售一部") * (C2:C5 > 100000)) 然后按 Ctrl+Shift+Enter 执行数组计算。

公式解析

  • COUNTIFS(B2:B5, "销售一部") 部分实际上不完整,这里更准确的思路是直接用SUMPRODUCT,但用COUNTIF的数组思路可以理解为: =SUM((B2:B5="销售一部") * (C2:C5>100000))
  • (B2:B5="销售一部"):会得到一个数组 {TRUE; FALSE; TRUE; FALSE}
  • (C2:C5>100000):会得到一个数组 {TRUE; FALSE; TRUE; FALSE}
  • 两个数组对应位置相乘:{1*1; 0*0; 1*1; 0*0} = {1; 0; 1; 0}
  • SUM 函数对结果数组求和,得到 2

加法()实现“或”逻辑

加法代表“或者”,只要有一个条件为真,结果就大于0。

实战案例:统计 “销售一部”“销售二部” 的员工人数。

公式写法=SUM(COUNTIF(B2:B5, {"销售一部", "销售二部"})) 这个公式无需数组快捷键,直接回车即可。

公式解析

  • COUNTIF 函数的条件参数使用了一个常量数组 {"销售一部", "销售二部"}
  • 函数会分别计算满足“销售一部”的人数和“销售二部”的人数,返回一个结果数组,如 {2, 1}
  • SUM 函数再将这两个结果相加,得到总人数 3

解决方案三:SUMPRODUCT函数(功能强大的替代方案)

SUMPRODUCT 函数本身用于返回相应数组或区域的乘积之和,但它处理数组的能力使其成为多条件计数的绝佳选择。

  • 语法=SUMPRODUCT((条件1)*(条件2)*...)

沿用上述案例=SUMPRODUCT((B2:B5="销售一部") * (C2:C5>100000)) 这个公式直接回车即可,无需三键,非常方便。

常见问题与解答(Q&A)

Q1:COUNTIFS和SUMPRODUCT在多条件计数上有什么区别?

  • COUNTIFS:专为多条件计数设计,语法直观,易于理解和书写,计算效率通常更高,是当前的首选方法。
  • SUMPRODUCT:功能更通用,除了计数还能进行条件求和等复杂操作,在处理复杂数组逻辑时更具灵活性,它不依赖数组公式快捷键。

Q2:我的WPS表格里没有COUNTIFS函数怎么办? 极少数旧版本的WPS可能不支持 COUNTIFS,解决方案有两个:

  1. 更新你的WPS Office 到最新版本。
  2. 使用 SUMPRODUCT函数COUNTIF数组公式 作为替代方案。

Q3:条件中如何引用单元格?COUNTIF 一样,你可以直接引用单元格,假设E1单元格写着“销售一部”,F1单元格写着100000,公式可以写为: =COUNTIFS(B2:B5, E1, C2:C5, ">"&F1) 注意:当运算符(如>)和单元格引用一起使用时,需要用连接符&连接。

Q4:如何统计不等于某个条件的数量? 使用运算符 <>,统计非“销售一部”的人数: =COUNTIF(B:B, "<>销售一部") 在COUNTIFS中用法相同。

总结与建议

通过本文的学习,你已经掌握了在WPS表格中实现多条件统计的三大法宝:

  1. COUNTIFS函数:解决“且”关系多条件统计的首选,语法简洁,强烈推荐日常使用。
  2. SUMPRODUCT函数:功能全面的瑞士军刀,在不便使用COUNTIFS或需要进行更复杂计算时,它是完美的替代品。
  3. COUNTIF数组逻辑:理解数组运算的基础,有助于你深入理解Excel/WPS的公式计算逻辑,实现更复杂的“或”条件统计。

给你的最终建议:对于绝大多数多条件计数需求,请直接使用 COUNTIFS 函数,它专为此任务而生,能让你的公式清晰、高效且易于维护,将这些技巧应用到你的实际工作中,你会发现数据处理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。

标签: COUNTIFS 多条件统计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